|
过去,村民以种地为生;现在,大部分人干上养殖。过去,不懂技术怕风险;现在,身边来了免费顾问。过去,这个镇默默无闻;现在,是蛋鸡产业带主力。
过去,山东省即墨市店集镇的村民绝大多数以种地为生,即使有人涉足养殖业,也是零散地养千把只鸡。但养殖户郭孝法的到来,在8年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靠3000元白手起家的养殖户一点一滴地摸索,将自己的养殖场扩大成这样的规模:占地30亩,16万只蛋鸡,日产鸡蛋6吨。随之发生变化的,是周边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富裕程度。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50多户村民涉足养殖业或扩大生产,让店集镇成为我市蛋鸡产业带主力。在郭孝法搞养殖的12年间,他靠着简单又执着的信念撑过了一个个难关,不仅完成了“自我救赎”,还带领着养殖户和村民收获财富。昨天,郭孝法开始对养鸡场进行新一轮改扩建,除了建新的鸡舍之外,他还准备修一条“观光走廊”供人参观。
热闹找他咨询的挤满屋
“郭老师,我想换个自动喂食机,用什么牌子?”“我想扩大规模又怕赔本怎么办?”昨天,郭孝法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养殖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询问各种问题,郭孝法一一作答。对于村民而言,郭孝法不仅是养鸡户,更是带大家致富的老师,在即墨店集镇扎根这8年,在郭孝法的影响下,50多个养殖户受益,蛋鸡养殖规模更是扩大了五六十万只。
送走了养殖户,郭孝法像往常一样钻到鸡舍里,虽然鸡舍已经装备了自动喂料机,可他依然习惯用手拨一拨饲料,让每只鸡都能吃到食。他沿着80多米长的鸡舍踱步,仔细打量着每只蛋鸡,有的蛋鸡因为产蛋被压在了鸡群下方,郭孝法轻轻拨弄着鸡群,让它们给产蛋鸡腾出点空地儿。从2002年涉足蛋鸡养殖以来,养殖技术不断翻新,“替人干活”的自动化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可郭孝法依然是对每只蛋鸡都小心呵护。
创业3000元架起首座鸡舍
2002年,郭孝法投资了3000元在城阳开起第一个养殖场,面积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虽然只有1000多只鸡,可郭孝法没少操心。设备、鸡苗准备好后,他和媳妇承担了主要的饲养工作:每天清晨4时进入鸡舍,挨个检查每只鸡的健康状况,“前一天的饲料吃得怎样,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没有染病的迹象”,吃完早饭他又钻进鸡舍里,给蛋鸡备饲料、清粪,一忙就一上午。下午是“捡蛋时间”,从蛋鸡跟前悄悄摸走鸡蛋,握在手里,郭孝法说,有一种满足感。
带动新鸡舍吸引周边村民
4年后,养鸡场的规模扩大到3万多只,郭孝法准备扩大规模。在市畜牧局的协调下,2006年,郭孝法在即墨找了个新地方——店集镇柳树屯村。这次搬家对郭孝法而言像是二次创业。盖新房、搬鸡笼、上设备、买鸡苗,郭孝法在村里弄出了不小的动静,村民都好奇他在捣鼓些啥。养殖场初具规模后,大家才知道村里来了个蛋鸡养殖大户。村民们觉得稀罕,以前大家都只种地,饲养家禽对他们而言是个风险颇大的事。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不时有村民甚至周边镇的人到郭孝法的养鸡场“参观学习”。9个鸡舍,每个鸡舍有三排,每排6000只鸡,这样的阵势在村民和其他养殖户看来“不可思议”,大家都好奇他一个人是如何打理的?如何挣钱的?问着问着,饲养蛋鸡的想法在村民中间渐渐兴起。
服务开车带村民去买设备
郭孝法发现大家对养殖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了解匮乏,他开始做起了“带头大哥”。最初他主要给大家解疑答惑,与部分村民和养殖户建立关系之后,经朋友介绍慕名来找他的养殖户多了,“每周有一两拨人到养鸡场,更多的是打电话交流。”郭孝法还给养殖户提供便宜好用的养殖设备,有一次四个养殖户都找他咨询自动喂料机的事,他干脆直接开车拉他们到喂料机生产企业,现场低价订购。郭孝法发现不错的饲料或鸡苗,也会和村民分享。
帮助借钱给养殖户搞养殖
即墨华山镇的蛋鸡养殖户董正华是郭孝法养鸡场的常客,几年前董正华的养鸡场只有1000多只蛋鸡,他想搞规模化养殖。郭孝法腾出一辆车送给了董正华,方便他拉饲料、送鸡蛋。董正华的养鸡场要进行一期扩建,前期投入还差3万多元,郭孝法二话没说借给他3万元。董正华盈利后立即还了钱。前段时间,蛋鸡饲料中的豆粕涨价,董正华再次资金周转困难,又向郭孝法求助,郭孝法借给他30万元买饲料。“如果没有郭老师的帮忙,我早就不能继续养蛋鸡了。”郭孝法还做起慈善事业,从刚到柳树屯村开始,逢年过节就会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斤鸡蛋。今年年初还花5000元给店集镇小学买了一批娱乐工具。
鼓励带着养殖户齐闯难关
郭孝法的养殖产业也并非顺风顺水,回想起2012年和2013年的蛋鸡市场,禽流感让整个家禽业“打了喷嚏”,市民都“谈鸡色变”,鸡蛋也受到牵连。以往,看到蛋鸡下蛋,郭孝法都是喜上眉梢,可那两年,看到鸡蛋他就犯愁,因为卖出一斤鸡蛋就亏损0.5元,就这样,一天赔2700元,一个月赔8万元,一年赔100万……有的养殖户转行了,郭孝法没有,他把准备扩建养鸡场的钱全扔了进去,确保正常运营。钱不够,就跟饲料供应商协商赊账,还缺,就借或贷款。其他养殖户心里没底,问到底该不该“放手”,郭孝法一脸乐观,“咱要坚持下去。”第一年,郭孝法带着二三十个养殖户撑了下来,第二年新一波禽流感传言让鸡蛋市场雪上加霜。市场的不可预测性让大家都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何时能结束,不过郭孝法依然相信,“市场早晚回暖,我们肯定会走出困境”。经历两年寒冬,今年开春,郭孝法们迎来“暖春”,蛋价回升,他们挺过来了!
集聚我市蛋鸡产业带主力
如今,郭孝法的养鸡场共有16万只蛋鸡,平均每天产蛋量达到6吨,约有11000个。周边村民和养殖户也受益颇多,共有50多户开始涉足或扩大养殖量,养殖规模扩大了五六十万只。“除了店集镇之外,周边的华山镇、温泉镇、王村,都有村民跟着郭孝法搞养殖,以前那些只养一两千只的养殖户,现在规模都已经上万了。”大家渐渐“抛弃”了过去的小规模、难管理的传统养殖手段,形成了规模化养殖。记者从市畜牧局了解到,郭孝法所在的店集镇已成为我市蛋鸡产业带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