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着力打造“绿色”养殖业
2013-05-24 点击:1440 次
按照省委“四化两型”和市委“五化五建”的总体部署,张家界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突出发展生猪、草食牧业和大鲵三大产业。据2012年统计:全市生猪、牛、羊、家禽年出栏分别达到103.54万头、5.68万头、18.6万只、498.63万羽,禽蛋1.32万吨,大鲵存池45万尾,水产品产量1.35万吨。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值的48.2%,养殖业已成为该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一、保护开发大鲵珍稀资源,打造张家界绿色新名片。张家界市是大鲵的主要原产地。自开展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张家界大鲵珍稀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鲵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金字招牌,并确立了在全国的龙头地位。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近年出台的《关于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及相关措施,大鲵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创建步伐加快,与旅游、文化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张家界大鲵即将成为张家界继旅游业之后又一张传递给世界的绿色新名片。
二、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生猪是张家界市的主要传统产业。近年来,该市注重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充分依托山区林地资源,大力推广 “猪—沼—菜”、 “猪—沼—果”、 “猪—沼—鱼”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和生物综合利用技术,引导发展生态、低碳、循环养殖和设施养殖,逐步改造升级农户散养方式,扩大生态家庭农场养殖规模,实现散养型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到目前全市已完成150多户标准化改造,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大户320户,创建一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2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三、立足草畜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草食牧业。全市有天然草场477万亩,理论载畜量31.8万头黄牛单位。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和湘西黄牛、马头山羊等地方种质资源,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正确引导,草食牧业也有了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一是规模养殖不断增加,规模养殖大户达2380户,饲养量达13.75万头(只)。二是草山改良和人工种草达30多万亩,草畜平衡协调发展。三是品改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有基层品改站75个,年能完成肉牛冷配3.5万胎次。四是良繁体系逐步完善,有牛、羊种质资源、繁育场4个。五是深加工初具规模。张家界港越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养殖基地和三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具有年加工生猪35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15万只的能力。
四、依托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生态特种养殖。近年来,该市依托旅游资源和游客消费市场,特种养殖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市有野猪、竹根鼠、香猪、黑豚、七彩山鸡、野鸡、野鸭、河蚌、鲟鱼、鳡鱼等特色养殖品种30多个,从事养殖的农户已达300多户。如桑植县发展野猪70多户,养殖规模2万多头,产值达2000万元;特种禽类养殖户达21户,出笼约30万羽,产值达1500多万元;全市现有休闲渔业78处,2012年累计接待8万多人次,收入达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