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销售热线:400-0092-315
地 址:济南长清区张夏镇八宝峪(灵岩寺西临)
禽蛋知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10则与鸡有关的趣闻 你造吗?

2015-01-20    点击:1236 次        

说起鸡,大家可能再熟悉不过了。据估测,世界上有至少190亿只鸡,是人类人口总数的三倍多。与此相比,在家养食用牲畜中位列亚军的牛的数量只有14亿。人类宰杀最多的动物就是鸡,每年被杀的鸡的数量比其它所有被杀的陆栖动物的总和还要多。单单在美国,每年就有70亿只鸡命丧黄泉。鸡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以下,小编选取了10则有关鸡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个熟悉而陌生的朋友有更多的了解。

10. 古人养鸡不为吃

什么?养鸡不为吃?!听着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近期,考古学家称人们养鸡的初衷并不是食用。大约7000年前,人类为了一项臭名昭着的斗鸡“运动”,开始抓野鸡在家驯养,鸡成为史上最早被人类家养驯化的动物之一,而这种被抓的东南亚红原鸡就是现代家鸡的祖先。随着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的发展,鸡的食用价值不再受限,这种卵生禽鸟迅速席卷世界,出现在各国餐桌之上。

历史上,斗鸡运动一度相当流行,不过现在人们意识到该行为之残忍,很多国家已将其列入非法行为。尽管如此,斗鸡这种所谓的运动就像赌博、吸毒、非法枪支交易一样,仍在地下屡见不鲜。参与斗鸡的鸡都经过特殊培育和驯养,体内注满了类固醇,脚上嵌有长达7.5厘米如匕首般的钩子。为了防止对手的攻击,它们身上的毛都被拔光,头上的鸡冠和颈上的肉垂也被全部切除。争斗往往会造成单方或双方鸡惨死,各种骨折断骨、啄瞎眼睛、还有戳破的肺,惨不忍睹。

9. 鸡肉关税(The Chicken Tax)

冷战时期,美国养禽业迅速发展,迫使原先昂贵的鸡肉价格下跌。于是,美国养殖者开始以低于进口国本地禽类的价格外销廉价鸡,这激起外国养殖者的怒气,他们谴责美国生产者的削价出售行为损害了其利益,还宣称美国鸡肉里注满了化学制品,有些西德人还诽谤美国鸡体内注射了砒霜。随即不久,法国、西德、还有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对美鸡肉征收高额关税,使得美国出口欧洲的鸡肉量下降了至少25个百分点。

这项举措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农业利益,一名阿肯色州参议员甚至在一次国际性的核问题会议上打段讲话,抱怨不公平的鸡肉关税。1963年,林登·约翰逊总统(President Lyndon Johnson)宣布对进口美国的淀粉、糊精、白兰地酒和轻型卡车加征25%的关税,以此来回击欧洲其它国家对美征收的高额鸡肉关税现象。

对轻型卡车征收关税使得众多像大众汽车这样的欧洲汽车公司遭受严重打击,因为当时他们的产品刚刚进入美国市场,前途一片大好。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甚至威胁约翰逊总统,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以限制大众汽车进口,他们就举行大罢工,而回击“鸡肉关税”正好成为限制大众汽车进口的一个绝佳契机。

美国今天仍然有这种“鸡肉关税”(即1963年美欧之间因美国鸡肉出口欧洲而引起的贸易战,美国作为报复加征的进口税)。尽管美国此举保住了其轻型卡车生产者在本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但也同样限制了这些生产者在海外基地生产的卡车的引入。福特公司曾给在土耳其工厂生产的汽车上安装车窗和车座,以此来钻鸡肉关税的空子。因为这样一来,轻型卡车便能以“客用汽车”的身份进口到美国,从而免去25%的加征税收。

当这些“客用汽车”进口到美国后,拆掉车窗和车座,就可以摇身变回轻型卡车出售(梅赛德斯(Mercedes)和道奇(Dodge)公司也采取此取巧行为)。同样,斯巴鲁BRAT也曾改造出一种车身有两张朝后塑胶座椅的车型,以此规避针对轻型卡车课征的25%进口税,因为两张安装于车斗的塑胶座椅可使BRAT以轿车车型申报,从而仅课征2.5%的进口税。不过美国之后修订了关税内容,有效遏制了BRAT“钻空子”。

8.关于肯德基的鸡肉阴谋论

如果说时下能有什么事激起广大民众的关注,那就非炸鸡的阴谋论莫属了。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政府发现某连锁快餐的原料并非真正的鸡肉,于是强制其将品牌名称由“肯塔基州炸鸡(Kentucky Fried Chicken)”改为“KFC”。

该言论称,根据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的研究,结果表明KFC的鸡经过多次变异,已经失去了鸡的属性,充其量也就只能叫做“转基因生物”。反正不管是什么,它们肯定已经不能算是鸡了。这种生物没有喙,没有羽毛,也没有脚,只能依靠通过管子往其体内注入血液和营养成分来维持其存活。它们经过基因变异,使得骨架缩小,肉增多。

故事听着让人毛骨悚然,还好,这都不是真的。实际上,肯德基改名的原因是为了跟进日益丰富多样的菜单,避免给顾客造成“肯德基只卖炸鸡”的印象,而且,原名中的“炸”也容易让顾客觉得肯德基的食物不健康。当然,他们或许仅仅是想改一个更加简单好记的名字。还有,阴谋论中的主角新罕布什尔大学也在其官网上声明,他们从未进行过此类实验。

7. “鸡”枪(The Chicken Gun)

“鸟击/鸟撞(bird strike)”非科技术语,指鸟类与飞机的相撞事故。虽然大多数鸟的体重都不到3.5千克,但如果在高速飞行的环境下同飞机相撞,会给飞机造成巨大损害,后果不堪设想。20世纪60年代,曾有一架飞机同一群欧掠鸟发生撞击事故,导致飞机的三个引擎遗失,造成60余人丧生。

为了验证飞机各部分在鸟击时的不同抵御力,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鸡”枪(又称火鸡枪、鸡大炮、公鸡发射器等),“鸡”枪以高达1,674 km/h的速度瞄准静止的飞机发射鸡胴体。当一种新型飞机发动机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经过“射鸡测试”,才能获得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安全证明。不仅是发动机,飞机的其它部位,如挡风玻璃、机尾、机翼等也需要经过该测试。同理,工作人员会使用大炮将“黑匣子”以高速射向地面,以检测其是否合格(大多数“黑匣子”应该能够承受3500倍于地球重力的力量)。

曾经有报道称,一名缺乏经验的工程师在发射“鸡”枪时,忘记将鸡胴体解冻,造成严重事故。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发出声明称事故原因是“发射的鸡胴体未解冻”。但是经过一再调查,发现事故并非因未解冻而致,而是由一只因嗅到鸡肉的味道而误入枪口的猫所致。

6. 科威特战争时的鸡(Kuwaiti Field Chickens——KFC)

2003年入侵伊拉克算是近些年来最复杂的一次军事行动了,这一点鸡也可以证明。战争开始前,便有人担心伊拉克可能会使用化学武器,可是损坏的石油设施产生的废气会影响化学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再加上有些探测设备本身就很容易发生故障,不由得使人提高了警惕。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不确定性,美国军队决定携带一笼子活鸡,跨越边界,前往伊拉克。之所以选择鸡,是因为鸡的呼吸系统相对较弱,易于感知化学毒素攻击。(油田工人以前工作时也常带着一只金丝雀,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油气泄漏。)如果小鸡突然死了,士兵便会立马戴上防毒面具。通过鸡还能判断什么时候摘下面具比较安全,听着就像升级版“适时摘面具”策略。但是这项计划最后还是没能实施,因为在到达海湾还不到一星期,总共43只鸡就死了41只,一些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曾想过在海湾当地购置一批鸡来实施该计划。

第一次海湾战争也曾利用鸡探测毒气。据说有一天士兵醒来后,发现小鸡都死了,大家惊慌不已,怀疑是遭遇了毒气攻击,不过事后发现小鸡是冻死的。于是,于是士兵就把这些鸡吃了。

5. 逮捉家禽机(Chicken Harvesters)

在家禽厂里,最烦人的工作莫过于逮鸡了,逮完以后腰酸背痛,还容易引发腕管综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雇主们往往很难雇到或留住专业逮鸡的工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逮捉家禽鸡应运而生。这种机器在30秒内最多能捉到200只鸡,一小时内最多能捉到8000只鸡。用机器逮捉小鸡,听着让人不由得感到毛骨悚然,但实际上,因为机器不会抓住鸡的腿和翅膀,所以鸡很少会擦伤或受伤。实验证明,相较于人工捉鸡,使用机器反而可以降低鸡腿骨30%的损伤率和鸡翅膀11%的损伤率。

4. 中国丝羽鸡/乌骨鸡(Chinese Silkie Chickens)

跟普通鸡不同,中国丝羽鸡的肉呈黑色。因为其体内含有一种叫作“fibeomelanosis”的黑肉基因,该类基因会增加色素细胞的表达,使得鸡骨、鸡肉、甚至鸡体内的器官均呈黑色或深蓝色。在中国,丝羽鸡又称“乌骨鸡”,意为“乌色骨头的鸡”,常用作药补。虽然名为“中国丝羽鸡”,但其是否真的源自中国暂还未得到证实。

丝羽鸡除翼羽和尾羽外,全身的羽片因羽小枝没有羽钧而分裂成丝绒状,羽毛蓬松柔软,摸起来似丝绸,因而得名丝羽。丝羽鸡性情温驯,而且还可孵化其它禽类,如火鸡和鸭子,因而受到养殖者的热捧。

3.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早在公元前384年,便有人提出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两者同时出现,而霍金则认为蛋生鸡。这似乎是个典型的“循环引用”:只有知道答案才能推衍出答案。不过,似乎也没那么复杂。2001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Ovocleidin-17(OC-17)”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加快蛋壳的成型。如果没有OC-17,就无法形成鸡蛋,而如果没有鸡,就没有OC-17。所以得出结论,鸡比蛋先出现。不过,该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称,该研究并不是为了解释鸡和蛋孰先孰后的问题,而且,因为蛋的出现可能比恐龙还早,所以该结论仍待进一步验证。

2. 选择性宰杀雏鸡(Chick Culling)

选择性宰杀雏鸡是指一种杀死不想要的鸡的行为。动物权利团体曾发起名为“请善待动物”的秘密行动,发现在爱荷华州的一家孵化场里,每天竟有15万只雏鸟被人为杀死。刚一孵化,雏鸡就被按照性别分拣至不同区域,雄性雏鸡和病态或体弱的雌性雏鸡会被无情“处死”。在美国,通常会采取“及时机械杀伤”的处死方式。工人将分拣出的雏鸡活生生丢到粉碎机里,雏鸡数秒便被绞碎。绞碎的肉末通常会用作肥料或给爬行动物做食物。

粉碎法听着很残忍,但实际上这要比英国和其它有些地区采用的毒气法更人性化。毒气法是指将雄性雏鸡放置在一间充满二氧化碳的密闭小屋内,而这种方法往往需要两分钟雏鸡才会死去。之所以要将雄性雏鸡杀死,是因为它们既不能孵蛋,又不像肉鸡那样增重快,因此无利可图。

1. 呆若木鸡

小鸡催眠(Chicken Hypnotism),也称“紧张性静止行为”,指因恐惧而导致的一种精神性紧张状态。通俗来讲,就是小鸡觉得自己要死了,所以变得浑身僵硬,一动不动。抓住一只鸡,用手在其喙前象征性地比划出拉它脖子的动作,小鸡立马就瘫了。用这种方式吓唬火鸡、鹌鹑、奶牛和马等动物,也屡试不爽。

当人用手比划出拉脖子的动作时,小鸡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人手的动作,就像被催眠一样,变得痴傻发楞,甚至当人把它的腿放开以后,小鸡都意识不到。这种僵直的状态有时持续30秒,有时则可能持续30分钟,甚至有时候,如果不是注意力受到外界分散,小鸡会一直处于发楞的状态。这样对待小鸡貌似有些残忍,不过有时候这也许是避免小鸡挣扎和受伤的最佳选择了。

版权: 济南维康庄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0531-88162199 客服: 400-0092-315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靳庄八宝峪
技术支持:济南旭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00-0770-605